小心谨慎还是谨小慎微

昨天坐车回家,司机偷懒停车的时候还离着人行道有一米的距离。
车门打开。我站了一会儿,一辆自行车从门前掠过。我探出半身确认没有后面的车过来,然后一步跳上人行道。
 
很平常对不对?但是如果我提前几秒钟的话。后果就有很有趣了。
其实我也很纳闷,我是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这样的习惯的?以至于在心理测评中的评价是忧虑和多疑的倾向最高。
 
可能是很早以前,我骑车回家的时候也遭遇了这样的事情。只不过身处的位置不太一样。
我是骑车的。一辆的士在我前面不远靠边停下,但是还是和人行道有着半米左右的间距。于是就在我从缝隙中已经经过了一半的时候,车门猛地打开,我被一下子撞上了人行道。
很幸运,车门是从侧面撞到了我,而不是在我的正前方打开的。
人行道上,最近的一根水泥柱子离我还有30-40公分的距离。
 
在那之后,除了一身的冷汗之外,我似乎也开始把“君子不立危墙之下”的标准向极致开始发挥。
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R的生活计划. Bookmark the permalink.

10 Responses to 小心谨慎还是谨小慎微

  1. Viola says:

    有点轻微强迫症还是好的~

  2. Lu says:

    说明国内的文明程度在提高。
    在国外都是司机非常谨慎,离你老远就开始减速。满载人的大客车也会停下来等你一个人先过马路。
     
    5月份在上海打车,红颜色招牌的一个公司。开到徐家汇肇嘉浜路上,下车的时候我说你靠边停。他居然说不好靠,就给你停在马路中间吧。
    于是居然就停在4车道的第2条上。
    5月份在上海打车,强生出租,上车后司机一边开一边在抽烟,明明车内写着司机不准抽烟否则陪25,举报电话。。。
    5月份在上海打车,“去哪里”“去二医大”“二医大在哪?”“二医大就是重庆南路那个两医大”“不知道”“瑞金医院旁边那个学校”“不知道”“上海第二医科大学”“不知道”

  3. says:

    嗯。兄弟。
     
    我们根本就是对一个论据做出了完全不同的分析。
    切入点不一样。

  4. Frank says:

    "我是骑车的。一辆的士在我前面不远靠边停下,但是还是和人行道有着半米左右的间距。于是就在我从缝隙中已经经过了一半的时候,车门猛地打开,我被一下子撞上了人行道。"

  5. Frank says:

    被你这么一说,我记起来也有这么几户如出一辙的一次事故

  6. Hooray says:

    汗。。。疯狂的石头。。。

  7. says:

    虽然撞车门经常作为经典的桥段出现。不过我可不想这种事情出现在自己的身上。在周围的人身上也不是什么值得期待的事情。

  8. lillian says:

    你为什么不买保险?

  9. says:

    我在20周岁的时候,买了总额20万的保险(人寿、意外和医疗的组合)
    因为只买了20-40岁的阶段,所以每年的开销其实很便宜。
     
    目的是保证能够弥补意外。至少够我把我家在我身上的投资收回。

  10. says:

    1、“车门打开,我站了一会儿,一辆自行车从门前掠过。我探出半身确认没有后面的车过来,然后一步跳上人行道。”
     — “车门打开”前的描述不够细致,你是在车里面观察了后边没人后才开的车门,还是没有观察,噌一下打开门并跨出来的呢?这个很重要的嘛,测试你有没有把自己可能对别人造成的危害考虑在内;
     — “一辆自行车从门前掠过”,从你和车门之间吗?这骑车人从杂技团出来的卜?
     — 探出半身,还是很危险的嘛,以后要随身备个镜子或镜筒来观察!
     
    2、“我是骑车的。一辆的士在我前面不远靠边停下,但是还是和人行道有着半米左右的间距。于是就在我从缝隙中已经经过了一半的时候,车门猛地打开,我被一下子撞上了人行道。”
     — 我想问……那个车门是不是也被弹到了车子里面捏?估计开门的家伙被弹出另一侧的车窗/车门了卜?
     
    挖咔咔咔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